荣誉资质
9月16日,位于襄州经开区的襄阳天然星食品科技有限公司(简称天然星)生产车间内,工人们正加紧组装一套即将发往泰国的全自动魔芋粉加工设备。襄州区商贸服务专班的工作人员也来到现场,详细了解设备出口报关进度和企业下一步海外建厂计划。
这家正加速“走出去”的企业,长期专注于魔芋粉生产并自主研制加工设备,多年前已与双汇、喜之郎、卫龙等国内知名企业建立了稳定的合作关系,国内市场不断扩大。
“行业前景广阔,订单持续增长,原材料需求也在不断扩大。”天然星总经理王文理说,除了在国内采购,公司还先后在南漳、保康、谷城等地建立种植基地,满足生产所需。
变故发生在2022年。受疫情影响,国内魔芋原材料供应紧张、价格上涨,该公司一度面临原料采购成本过高、订单交付困难的挑战。
“网络信息显示,东南亚地区气候适宜魔芋生长,产量大,采购成本低。企业不能只盯国内市场,要勇敢走出去。”襄州区商贸部门了解到天然星的发展困境,主动引导其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型。
由于企业长期深耕国内市场,对海外市场了解有限,襄州区商贸部门迅速组织企业负责人前往泰国、缅甸、印尼、越南等地开展市场调研,重点对接魔芋加工资源,积极搭建合作桥梁。
去年,天然星成功与缅甸某企业达成原材料进口合作关系。“2024年全年承接的订单需1000多吨原材料,我们从缅甸采购300吨,每吨成本较国内降低5000元。”进口合作带来的效益立竿见影,王文理说,为进一步降本增效,公司在商贸部门的建议和推动下,与外方创新合作模式,投资800万元与缅甸某企业合作建厂,引入公司自主研发的设备和生产技术换取当地原材料,在深化合作关系、降低采购成本的同时,实现原材料的稳定引进和海外就地加工,为公司拓展海外市场奠定了基础,2024年公司年产值突破3000万元。
顺利开拓缅甸市场,天然星今年瞄准泰国市场。但在3月份,公司出现问题,这让王文理犯了难。襄州区商贸部门在开展“四上企业”调研服务过程中了解到该情况,于是协调金融机构为其提供信用贷款支持。300万元资金在2个月内迅速到位,促使公司与泰国某企业达成合作协议。
目前,缅甸和泰国两家工厂每年可为企业稳定提供1000吨原材料。“供应体系成熟后,供应量还将持续增加,这给了我们敢于拓展国内外市场的底气,我们正力争在两年内产值达到8000万元。”王文理表示。
深入开展“四上企业”调研服务,瞄准企业“走出去”的共性瓶颈,襄州区推出一系列务实举措,助力本土企业稳步拓展国际市场、构建跨境产业链。
为破解企业“不敢走出去、不会走出去”难题,襄州区建立常态化企业走访和跨部门协作机制,定期组织人员深入一线,全面摸排企业在拓展海外市场过程中遇到的政策不清、渠道不畅、融资困难等实际问题。
针对企业普遍对境外法律法规、市场环境、合作资源缺乏了解的情况,该区商贸部门主动搭建海外对接平台,组织企业负责人赴东南亚等地区开展商务洽谈和市场考察,帮助企业精准对接境外供应商和生产基地。
在帮助企业开拓国际市场的过程中,注重关键环节的支持保障,面对部分企业在境外建厂、原料采购时出现的短期资金压力,及时协调金融机构量身定制信用贷款、跨境结算等专项金融服务,缓解企业融资难题。同时,强化与襄阳海关等部门协作,通过开展政策培训、通关辅导、优化流程等服务,全力提升企业跨境贸易便利化水平。
在一系列精准服务的推动下,天然星等本地企业逐步在境外建立原材料基地、加工工厂、海外仓,实现了国内外资源的高效整合,增强了市场竞争力。
襄州区相关负责人表示,将继续鼓励企业创新拓展国际合作,围绕原材料保障、海外生产和市场渠道深化布局,支持更多企业稳步构建跨境产业链、供应链,持续增强襄州企业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和影响力,助推区域经济更高水平发展。